消防救護新工會:未有計劃解散 醫管局員工陣線:全體理事不會宣誓


【眾新聞 2021.01.22】 政府研究要求公職人員宣誓,第一步先要求公務員須宣誓或簽署聲明擁護《基本法》及效忠香港特區。因應宣誓在即,新公務員工會預計理事可能無法留任政府,決定解散工會。其他需要宣誓、或日後有機會需要宣誓的,其工會前路又如何?

去年成立的「香港消防救護控制組人員聯合工會」表示,暫未有計劃解散,仍希望在有限空間內盡做。

政府仍在研究「公職人員」定義,如定義包括醫管局員工,醫管局員工陣線表明全體理事不會宣誓,「我哋而家係服務香港市民,而唔係要效忠政權。」有年輕前線護士也指未必宣誓:「出面都有門路,唔一定要硬食」。

消防救護新工會: 望救到人救到自己

去年成立、擁有1千多名會員的「香港消防救護控制組人員聯合工會」,亦是一個會員全屬公務員的工會。主席蘇頌樑指,工會暫未有計劃解散,仍然希望在不觸犯規矩之下,繼續做工會應做的事,反映會員訴求。

蘇頌樑指,宣誓之後,對工會而言必然會增加壓力,「點為之違反誓言,有啲唔係太黑白分明,大家都會有啲擔心,制肘會多咗。」他指,大家對於誓言的理解,有機會未必與當局的一致,擔心「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有些言論會被當局視為違反誓言,故現時工會言行難免會有更多顧慮,

「大家係希望為同事出一分力,但永遠好似消防救人咁,救人之餘,都要保障到自己安全,而家好似個安全系數要高返啲,救人嘅方法可能要有啲調節。」他希望,工會可以在「救到人救到自己」的情況下,做得幾多得幾多。

工會目前有7名理事,理事之間未有討論過會否宣誓的問題,蘇指會交由個人自行衡量決定。至於會員的取態,蘇指未有明確統計,但有會員曾對宣誓提出憂慮,工會亦只能提供法律顧問意見供會員參考。會員人數方面,他表示未見有明顯變動。

在現時局勢下,營運工會似乎更困難。蘇指,現時多了很多不清晰的界線,每刻都要評估會否觸犯界線,某程度上亦是個負擔,工會如今會盡力在餘下的空間盡力游走。

醫管局員工陣線:料疫情完會要求宣誓

國安法規定公職人員要宣誓,不過如何定義公職人員,政府表示仍在研究。假如定義包括醫管工員工,那公立醫院員工亦要宣誓。

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指,理事會亦曾討論過此議題,目前決定一旦醫管局員工也要宣誓,全體理事都會拒絕,「我哋而家係服務香港市民,而唔係要效忠政權,所以我哋係一定表明唔會宣誓。」至於會否呼籲會員不宣誓,她表示要再分析當時形勢,又透露工會未來可能會舉行會員投票,統計會員對宣誓的取態。

余慧明估計,在疫情完結前,政府都未必會要求醫管局員工宣誓。但一旦疫情完結,工會理事或曾參與罷工的員工,因已被政權視為眼中釘,相信會被要求宣誓,以作為一種秋後算帳的方式。

假如不宣誓會被解僱,理事失去員工身份,就無法留任,屆時須交予會員大會投票決定工會是否解散;或視乎到時會否有由已宣誓員工成立的新莊,那就再由會員投票表決。

 

前線醫護心聲: 出面有其他門路 唔一定硬食

一旦醫護都要宣誓,醫護又會否接受呢?

入職半年的護士黃小姐表示未必接受:「一來政治取向問題;二來除咗公立醫院外,出面都有其他門路,唔一定硬食。」

做了3年多的護士張小姐亦表示未必會接受,要再視乎誓言內容再作決定:「唔覺得效忠嘅係政府,我做呢份工係幫病人,唔係為咗政府。」她亦想過後果可能是被解僱:「轉行囉,或者唔喺HA做。可以有第二啲方法,唔一定要打HA工。」她指,相信不少人都與她想法相似,「當多過幾個人咁諗嘅時候,都應該唔係好驚,可以拗下。」

員工黃女士則指,擔心不宣誓會被解僱,所以為了生活都會接受宣誓。護士李小姐亦表示應該會宣誓,因為認為宣誓感覺上法律效力不大,但仍要待詳細誓言及安排出爐才作決定。

 

高峰期會員2萬現6,000人

工會去年罷工前夕高峰期有近2萬名會員,近日正處理續會及招收新會員事宜,目前已續會及入會人數約6,000人。余指,入會反應沒有去年罷工時期踴躍,不過仍然有新會員入會。

在恐懼瀰漫之下,連參加工會亦不知會否蒙上風險,工會有否出現退會潮?早前因參與初選被控違反國安法被捕的余慧明指,當時亦有擔心會否引發退會潮,不過最後沒有發生之餘,據其他理事說,反而那幾天有更多人入會,會員反應都是支持多於恐懼。

在各種打壓之下,工會現時的空間是否收窄了?余指,其實單單是疫情,已令工會有很多活動都舉辦不到,暫時只有舉辦街站,有限度接觸會員,「叫做令會員睇到我哋存在、仲function緊,唔係流於只係網上。」

 

教協: 料資助教師也要宣誓 舉行遊行集會甚難

官校老師屬於公務員,亦需要宣誓;不過資助學校老師或未能「倖免」──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早前指,政府現正研究公務員宣誓安排,是否適用於資助學校教師。

教協會長馮偉華指,估計政府有打算要求資助學校教師都需宣誓,至於如何應對,就要再看屆時詳細安排及內容是如何,但教協認為此舉沒有必要,因為教師理應是受聘於辦學團體。

教協會員人數近年突破10萬人,是香港最大的單一行業工會,馮指,今年教協會員人數比去微跌數個百分點,原因沒有統計,但他指疫情下不少會員在家工作,難如以往一樣透過學校接觸,以處理續會事宜,同時亦有部分幼稚園結業,故未能定斷是否跟政治氣候有關。

在現時的形勢下,馮偉華認為工會可做到的空間比以前收窄,舉辦遊行集會已甚困難;政府與工會的溝通亦跌至零,「佢哋都唔肯回應,過往唔係,特首都有機會同佢傾教育問題。呢年幾約教育局佢都唔回應,好多嘢都係隔空開火多過溝通對話。(做到的事)效用肯定比以前低,因為政府唔肯回應,但我哋都會繼續做,會用不同方法反映教育界需求。」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