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2022.4.16】再有大學學生會被逐出會室。理工大學前日以學生會未與校方簽訂有關獲授權使用校名作組織名稱的協議為由,要求該會7月中前遷出學生會大樓,並暫停向該會提供場地及其他支援,學生會轄下約80個學生組織均受影響。理大學生會臨時行政委員會對校方決定感遺憾,認為等同不再承認學生會地位,有損學生權益。理大學生會上任會長胡偉權說,該會暫未決定解散抑或以其他方式繼續運作,但形容該會「走到歷史盡頭」。
八大學生會僅一半仍獲大學承認,當中僅城大及嶺大學生會今年有內閣出任。有中大學者認為,近年有聲音勸喻大學,令多校針對學生會作較統一行動,又認為失去學生會將影響公眾以至國際對大學觀感。有前理大學者稱當局要消滅公民社會,故大學學生會遭打壓。
7月須遷 前會長:走到歷史盡頭
理大昨回覆,按理大相關條例,校方要求所有以理大名義組成團體須簽署「合規確認書」,才可獲授權用理大名義運作,以保障理大聲譽及權益。校方稱曾要求學生會今年1月31日前簽回合規確認書,迄今無收到有關文件,決定即時終止學生會及相關組織續以理大名義運作的權利,學生會及屬會須於7月15日前遷出。
理大2013年起要求學生會簽合規確認書。根據該文件,獲校方授權用校名組織須遵守13條條款,包括組織及成員不能做出違法、不道德或有損校譽行為;須按校方要求交出組織資料,包括會員名單、會議紀錄、出版刊物等。確認書列明校方有權修訂條款內容及終止簽署組織使用校名的權利。
始於2013 條款限不能損校譽
學生大會1月表決反對簽
理大學生會今年「斷莊」,以臨時行政委員會(臨委)形式運作。臨委成員、前學生會長胡偉權昨稱,合規確認書有損該會自主,他去年3月上任後一直與校方商討修訂,盼最大程度保留學生自治、校方不能「想點就點」。他說,過往校方曾着該會提交修訂建議,惟今年1月態度突變,不接受任何修訂並設下簽署「死線」。
理大學生會1月底開會員大會並投票,通過反對簽署合規確認書。胡偉權說校方一早表明不簽署或致現時結果,但他認為學生會需監察學校並就校政提建議,不簽相關文件有助保留該會價值。他又說近年學生會聲明、校園媒體報道均被校方詬病,料就算簽署,校方也可憑其他原因不承認該會。
現時理大學生紀律委員會、教務會等校內委員會都有席位由學生會長或其委任者出任。據胡了解,相關席位將改由學生民選。他又說,有學生組織盼在無學生會下繼續運作,該會將續與校方商討善後方案。
蔡子強:難言再有類學生會組織否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說,很多社會精英在大學曾參與學生會,藉此建立較強社會意識從而立志服務社會。他說,當局或不滿學生會在佔領運動及反修例運動取態較激烈,但認為若以近幾年事件概括學生會本質,相關看法狹隘。他又說,現時香港局勢難料,「很多人想見步行步」,難言以後能否再有如學生會般具代表的學生組織。前理大學者鍾劍華認為,近數十年大學學生會是青年參與社會事務的重要團體,而當局要消滅公民社會,故學生會遭打壓。
理大校董、經民聯立法會議員吳永嘉說,校方對盼使用理大名義的組織「一視同仁」,均須簽署合規確認書,他對學生會不願簽署感無奈。新思維副主席、理大前學生會長黃俊瑯對校方決定感十分遺憾,呼籲理大管理層積極與學生會溝通;盼學生會能繼續營運或協商共同接受方案,讓學生繼續參與大學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