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兩出版社遭拒參與書展 有種文化:貿發局未言原因 不知如何迴避


【明報2022.5.28】今年書展將於7月20至26日舉行,繼早前因反修例衝突右眼受傷的楊子俊創辦之山道出版社遭拒絕參展,再有至少兩間出版商的參展申請被拒。其中有種文化出版社去年書展被投訴書籍涉違《港區國安法》,今年被拒參展,負責人稱已參展10年,去年底亦獲貿發局邀請繼續參展,但貿發局未解釋今年拒批原因,有感參展自由遭剝削,但會保持以往尺度繼續出書。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批評貿發局未向書商解釋拒批理由,做法如製造白色恐怖。

本報向貿發局查詢拒絕有關書商是否與國安法有關,以及多少書商被拒參展,貿易局稱不評論個別個案,並說任何活動籌備期間一般都有可能有參展申請不被接納。局方又稱,正進行今屆書展籌備工作,展覽詳情稍後公布,沒其他補充。

局方不評論 有種:保持一貫尺度出書
有種文化參與書展10年,其出版兩本關於佔領運動的書籍《每一把傘》及《我們的價值》,去年書展期間遭投訴或牴觸國安法,今年申請參展遭拒。負責人Daniel向本報表示,去年底獲貿發局邀請參展,今年初報名,5月接獲通知稱不被接納。他說主辦方沒提供拒批理由,故不知如何迴避及依循規矩,感參展自由遭剝削。他補充,國安法實施後,其出版社已加倍小心處理出版以免觸犯法例,暫時未知日後會否再參加書展,但將保持一貫出版尺度繼續出書。

Daniel說,原本今年書展期會推出3本新書,新書內容毋須通知主辦方,料拒批參展原因與新書無關。他一度想過與其他參展書商攤位合作售賣書籍,惟料難以成事,「書商都會擔心下年能否參展,有很嚴重的寒蟬效應」。他認為,書展過往成功在於書類包羅萬有,每年都有內地人來港買書,如今書展或再無吸引力。

據了解,蜂鳥出版同樣被拒參展,本報曾向蜂鳥查詢惟未獲回覆。蜂鳥2018年底成立,曾出版《電影港義》和《香港簡史》等。蜂鳥分別在2019及2021年兩度參與書展,去年其出版的港大心理學系哲學博士團隊所著《社運心理學》遭公共圖書館下架;而去年蜂鳥再出版同一批作者所撰的《壞時代心理學》,亦有在2021年書展發售。

無參展次文化堂:作者不願出書 失方向
彭志銘對本報說,以往每年為書展期出版約30本新書,但由去年書展至今只出版了3本書,因缺乏新書故今年沒參展。他解釋,次文化堂以評論書籍為主,國安法落實後新題材大減,不少作者皆不願出書,出版亦失去方向,「大家都看到香港無晒評論,因唔想再講、再寫、再做」,此外不少讀者移民,全港總出版量亦見跌勢。

彭志銘稱,香港書展曾為亞洲最佳,但國安法實施後,社會和書展都由百花齊放變得單向。他認為,書展是體現出版自由的場所和媒介,不應受政治干擾,但主辦方未能提供拒批參展原因,做法偏向政治化。他說,主辦方應向公眾及書商解釋其背後理據,讓書商有例可依,質疑主辦方迴避解釋是想製造白色恐怖。

狄志遠:應由執法部門管 主辦方拒批無必要

立法會議員狄志遠認為拒批書商參展做法不理想及無必要,如有書商涉嫌違法,應由執法部門規管,而非書展主辦方自我約束。他認為主辦方表現過於敏感,憂日後書商不敢參展,令人覺得出版自由受損,應向公眾交代。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