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霖死因研訊】警去年指「無可疑」 陪審團一致裁定死因存疑


【眾新聞邢穎琦 2020.09.12】15歲少女陳彥霖2019年9月被發現赤祼浮屍,事隔近一年,長達12天的死因研訊昨結束。死因裁判官高偉雄排除彥霖「非法被殺」或「自殺」的裁斷選項,五人陪審團經4小時商議後,最終一致裁定死因存疑,對警方11個月前確認彥霖之死「無可疑」,打了一個大問號

是次死因研訊長達12天,共傳召32名證人作供、呈交35份文件,旨在尋找彥霖的死亡真相,及肇事情況。在研訊期間多項庭上證據及證人作供後,陪審團基於事實存有疑點,一致認為彥霖死因仍然存疑。

追溯事件剛開始發酵之際,彥霖遺體被發現後三星期內迅速火化,成為報章頭條新聞。2019年10月11日警方記者會上,時任警察公共關係科署理總警司江永祥指,彥霖屍體已完成解剖,結果顯示沒有表面或可疑的傷㾗,亦無性侵跡象,引述驗屍官稱死因有待確定。但江當時又稱,警方向死者家人了解後,「確定死亡情況和背景無可疑」,指彥霖以往有不同失蹤報告,在失蹤當晚曾「赤腳向海濱公園方向行去」。江又指,考慮死者家人感受和私隱,不便透露太多,並將大眾的關注歸因於當時社會氣氛,「好多時呢一類自殺案件,都會引嚟好多公眾一啲關注。」

當時警方的解釋,不但沒能平息事件,反而激起市民對彥霖死因作更多揣測。有網民發現彥霖熟悉水性,質疑其遇溺說法,亦有人指彥霖曾參與反修例運動,流傳是被警方殺害。就彥霖是「自殺」還是「他殺」,外界一直爭議不斷,認為警方就彥霖案件的調查力度過於粗疏,倉促下確定死因無可疑。

經過多日的死因研訊,昨日死因裁判官高偉雄指出,因未能在毫無合理疑點下,證明彥霖是「非法被殺」或「自殺」,只提供「死於意外」或「存疑裁決」的裁斷方向予陪審團。高偉雄同時強調,陪審團必須能推斷出彥霖的死亡情況,才可裁定死於意外,否則只能作存疑裁決。

最後陪審團一致裁斷「死因存疑」,反映彥霖死亡情況仍有不確定之處,只能作存疑裁決,陪審團又裁斷死因是「因屍體腐化而未能確定」,死亡、受傷地點及情況均是不詳。曾在死因庭研訊作供的專家證人資深法醫馬宣立指出,彥霖解剖報告有未解疑點,同意因屍體腐化而未能確定死因,但就不同意可能遇溺致死的說法,並強調強姦和性侵犯也不一定在陰道留下傷痕或精液。他亦多次重申,以法醫學角度,無法解釋屍體左右胸腔腐爛液份量的差別,以及死者全身赤祼的原因。

高偉雄基於本案情況特殊,希望陪審團亦能就部份事實作裁決,因此就彥霖死亡環境情況,準備一份共17題的問卷供陪審團參考,問題涵蓋彥霖去年9月19日失蹤前,在知專及調景嶺站的行蹤,要求陪審團須就每條問題,達至最少三比二的大比數裁斷。結果5人陪審團,有5條問題裁斷為「未能確定」。

江永祥又曾在記者會稱,翻查知專閉路電視片段後,發現彥霖於失蹤當晚在校物放下財物,之後赤腳向海濱方向行去,警方因此認為「死者情況未搵到可疑嘅地方」。然而,據研訊內容,彥霖失蹤前的確曾赤腳游走校園,但並沒有閉路電視直接拍攝她前往海濱方向行去。在陪審團裁定的事實中,亦只涵蓋至彥霖在晚上約7時離開知專後,經都會駅商場往彩明街方向行去,並曾返回調景嶺港鐵站內。至於彥霖最後行蹤,仍是一個疑團。

雖然庭上曾播放警方提供、長約30分鐘的校園閉路電視片段,顯示彥霖失蹤前在知專校園遊走,並在晚上7時許在善明邨方向的通道出現。但片段仍未能解答多個疑點,包括彥霖在何時何地沒了鞋子、失蹤當晚是否有在日出康城出現、曾否前往位於日出康城的青協會址等。陪審員曾就片段完整性,問作供警員能否填補其中空隙,亦向死因庭要求更多知專片段,警員亦被三次傳召出庭作供,但最後均表示沒有發現,未能解答上述疑問。

警員李豪傑又指,曾就的士司機證供,到日出康城緻藍天一帶調查。但因為當時天氣昏暗,附近可能拍攝到彥霖下車,或的士車牌之閉路電視畫面蒙糊,未能確定彥霖曾否在該處出現。至於警方曾否到日出康城港鐵站,查看當晚的閉路電視片段,李豪傑則未有透露。

陪審團昨日亦裁斷,未能確定彥霖是否登上的士前往日出康城緻藍天,或是在康城路近巴士總站的地方下車。

就陪審團裁定彥霖死因不明,死因裁判官決定將屬於彥霖失物的一部粉紅色iPhone,暫時由法庭保管,視乎一年後警方會否有新技術破解密碼,屆時再決定交由警方處理,或是交還彥霖媽媽。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