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


時序 Timeline

2022
立法管假資訊 青年分歧 調查:最怕失言論新聞自由

【明報2022.5.30】署理民政事務局長陳積志早前表示,政府已聘請專業顧問團隊研究規管虛假資訊,目標年中完成研究並提交建議。有團體在3月發起網上問卷調查,發現受訪青年對應否立法規管假資訊有分歧,支持及不支持分別佔39.3%及38.9%,受訪者最大顧慮,依次是擔心言論、新聞自由受限,以及法例遭濫用。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青年創研庫」民生組召集人陳昌堅建議政府,日後若立法規管假資訊,應以「白紙草案」(沒有既定立場)形式諮詢,並只針對「有害或非法的公開事實陳述」,確保諷刺及評論不受影響。 逾六成青年過去半年曾接觸不實資訊 青年創研庫透過網上問卷,訪問740名15至34歲會員,調查顯示,740名受訪者中,490人(66%)過去半年內曾接觸不實資訊,當中83.9%表示,主要接觸途徑是社交平台,其次是互聯網或網上討論區,各佔54.1%及38.4%;多數是與社會新聞、疫情及政治相關。受訪者認為,出現不實資訊最主要原因是「市民對政府信任度低」(53%),其次是「社會對立嚴重」(50.9%)、「出於政治目的」(49.1%)及「市民的媒體和資訊素養不足」(40.7%)。有七成受訪者表示會主動查核懷疑有問題的資訊。 如立法 應白紙草案諮詢 團體倡安排「事實查核機構」辨真偽 陳昌堅認為,由政府立法,再由政府判斷資訊真偽,「市民在觀感上會有顧慮」,認為應安排「事實查核機構」或學術組織、法庭等政府以外機構,作事實裁決;他又建議政府設立機制規管大型網絡平台。 青年創研庫民生組成員倪智承就認為,嘩眾取寵的「假資訊」容易吸引大眾眼球,加上網上社交平台普及,令相關內容更快廣傳。他說,立法「只可以解決一部分政府見到的問題」,建議循社會及學校層面,加強培養市民資訊素養。 資料來源

食環指標語未申請 民間電台擺街站被票控

【明報2022.5.29】民間電台昨午在銅鑼灣擺街站期間被食環署以「未經批准展示標語」為由,沒收標語及票控3名成員。社民連成員曾健成向本報稱,昨午約5時多設立街站不久,就有近30名食環署及地政署職員前來指控他們沒有向地政署申請展示相關標語,並收走簽名布、伸縮杆,以及寫有「釋放政治犯」、「Free Hong Kong」及「抗命不認命」的標語,稱要作為證物。本報就事件向食環署查詢,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檢走「釋放政治犯」等標語 曾健成稱,自己早在2020年「12港人案」後已展示印有「釋放政治犯」的標語,入獄前後亦未見有任何問題。他笑言自己從政逾30年從未得悉展示標語須事先申請,他早前出獄後曾在街站展示同樣標語亦未被票控,認為昨日大批人員前往街站,反映有關部門有備而來。他說社民連今午3時多亦會繼續在銅鑼灣記利佐治街擺街站。 資料來源

周冠威:《時代革命》版權已賣外國朋友 湯家驊:倘違法新持有人承擔

【明報2022.5.29】反修例運動紀錄片《時代革命》周三在網上平台Vimeo全球公映。導演周冠威稱,早在紀錄片上年7月於法國康城影展首映前,已將一切版權及素材賣給一名可信賴的外國朋友手中,法例上紀錄片的版權已不屬於他本人。行會成員、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認為,若紀錄片持有人將版權售予他人,由於發行的決定權不再屬於原本持有人,即使發行行為違反《港區國安法》,相關法律責任只會由新的持有人承擔。 周:願承擔風險 留港決定沒變 周冠威昨接受本報電話訪問形容,法例上《時代革命》已非香港電影,而是在外國註冊的電影,並使用外國的平台全球放映,但不願透露是哪國。他稱,紀錄片債務及回饋投資者的法律責任已一併轉移至這名外國朋友,故紀錄片收益和發行方式等與他個人無關,而轉售收益不足以填補當時製作成本,但無透露收益多少。他稱或會配合紀錄片的宣傳,亦不排除這名朋友會「禮貌上」通知宣傳和發行的時間表。 他說早在康城影展首映前已評估風險,身邊的律師估計放映電影或令他有被捕和成為政治犯的風險。他說已有心理準備,甘願承擔所有風險,惟現階段會保持免於恐懼的心態,不要特別加大個人憂慮。至於是否離開香港,他稱早前已一併思考過,惟現時留港決定仍沒有改變。 周冠威說,選擇下月1日放映是官方團隊期望趕及在台灣發行商於網上發布前進行全球放映活動,難以估計紀錄片反應,當然希望大眾有興趣觀看,對港人而言亦特別重要,需要「重溫3年前的抗爭歷史」。 料港沒上映空間 邀特首官員齊看 至於有否考慮在本港戲院上映,他反指要詢問港府。他說自從《電影檢查條例》修訂後加入維護國安性質,相信含反修例運動口號、歌曲《願榮光歸香港》及同情示威者情節的電影均不會符合當局審批,加上參考另一套關於理大衝突事件的紀錄片《理大圍城》,沒戲院願放映該電影的經驗,他不認為《時代革命》在本港戲院有上映空間。 被問及會否擔心政府引用港區國安法禁制港人瀏覽相關紀錄片的上架平台,周冠威稱,現階段不想認定任何人是「敵人」,或會阻礙《時代革命》透過在Vimeo上架全球公映。他又稱歡迎和邀請本港特首和官員一同觀看,了解2019年參與反修例運動者心聲和看法,認為不同政見的人都值得了解。 湯:獨看沒問題 無差別分發或涉分裂 湯家驊稱不曾觀看《時代革命》,惟紀錄片名稱源於反修例運動口號,相關口號或違反港區國安法顛覆國家罪。至於是否涉及分裂國家罪,則視乎涉案者是否觸犯罪行元素,包括有否策劃和煽動的意圖,以及是否牽涉非法手段等。他又稱,市民若只是好奇付費下載及獨自觀看,不認為有問題,但若無差別分發其他人觀看,相關行為或會牽涉分裂國家意圖。他強調,即使由外國發行商上架,由於國安法是適用於全世界,難以避開相關刑責。 資料來源

多兩出版社遭拒參與書展 有種文化:貿發局未言原因 不知如何迴避

【明報2022.5.28】今年書展將於7月20至26日舉行,繼早前因反修例衝突右眼受傷的楊子俊創辦之山道出版社遭拒絕參展,再有至少兩間出版商的參展申請被拒。其中有種文化出版社去年書展被投訴書籍涉違《港區國安法》,今年被拒參展,負責人稱已參展10年,去年底亦獲貿發局邀請繼續參展,但貿發局未解釋今年拒批原因,有感參展自由遭剝削,但會保持以往尺度繼續出書。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批評貿發局未向書商解釋拒批理由,做法如製造白色恐怖。 本報向貿發局查詢拒絕有關書商是否與國安法有關,以及多少書商被拒參展,貿易局稱不評論個別個案,並說任何活動籌備期間一般都有可能有參展申請不被接納。局方又稱,正進行今屆書展籌備工作,展覽詳情稍後公布,沒其他補充。 局方不評論 有種:保持一貫尺度出書 有種文化參與書展10年,其出版兩本關於佔領運動的書籍《每一把傘》及《我們的價值》,去年書展期間遭投訴或牴觸國安法,今年申請參展遭拒。負責人Daniel向本報表示,去年底獲貿發局邀請參展,今年初報名,5月接獲通知稱不被接納。他說主辦方沒提供拒批理由,故不知如何迴避及依循規矩,感參展自由遭剝削。他補充,國安法實施後,其出版社已加倍小心處理出版以免觸犯法例,暫時未知日後會否再參加書展,但將保持一貫出版尺度繼續出書。 Daniel說,原本今年書展期會推出3本新書,新書內容毋須通知主辦方,料拒批參展原因與新書無關。他一度想過與其他參展書商攤位合作售賣書籍,惟料難以成事,「書商都會擔心下年能否參展,有很嚴重的寒蟬效應」。他認為,書展過往成功在於書類包羅萬有,每年都有內地人來港買書,如今書展或再無吸引力。 據了解,蜂鳥出版同樣被拒參展,本報曾向蜂鳥查詢惟未獲回覆。蜂鳥2018年底成立,曾出版《電影港義》和《香港簡史》等。蜂鳥分別在2019及2021年兩度參與書展,去年其出版的港大心理學系哲學博士團隊所著《社運心理學》遭公共圖書館下架;而去年蜂鳥再出版同一批作者所撰的《壞時代心理學》,亦有在2021年書展發售。 無參展次文化堂:作者不願出書 失方向 彭志銘對本報說,以往每年為書展期出版約30本新書,但由去年書展至今只出版了3本書,因缺乏新書故今年沒參展。他解釋,次文化堂以評論書籍為主,國安法落實後新題材大減,不少作者皆不願出書,出版亦失去方向,「大家都看到香港無晒評論,因唔想再講、再寫、再做」,此外不少讀者移民,全港總出版量亦見跌勢。 彭志銘稱,香港書展曾為亞洲最佳,但國安法實施後,社會和書展都由百花齊放變得單向。他認為,書展是體現出版自由的場所和媒介,不應受政治干擾,但主辦方未能提供拒批參展原因,做法偏向政治化。他說,主辦方應向公眾及書商解釋其背後理據,讓書商有例可依,質疑主辦方迴避解釋是想製造白色恐怖。 狄志遠:應由執法部門管 主辦方拒批無必要 立法會議員狄志遠認為拒批書商參展做法不理想及無必要,如有書商涉嫌違法,應由執法部門規管,而非書展主辦方自我約束。他認為主辦方表現過於敏感,憂日後書商不敢參展,令人覺得出版自由受損,應向公眾交代。 資料來源

私隱署研封 Tg表驚訝 稱定期刪起底信息 惟不考慮限制人權

【明報2022.5.20】早前有消息稱,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正積極研究,首度引用《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停止或限制市民使用Telegram應用程式。Telegram回覆傳媒查詢稱,對有關消息感驚訝,強調公司有機制處理「起底」內容,惟重申任何與政治審查或限制人權有關的請求,都不會納入考慮。私隱公署稱不會評論個別個案的執法行動,會視乎有關「起底」信息的數量、頻密性及個案證據,採取適當執法行動,打擊非法「起底」行為。 Telegram發言人Remi Vaughn前日回覆自由亞洲電台稱,一直強烈反對共享個人私隱信息,管理員定期刪除來自世界各地「起底」內容,同時會處理所有透過應用程式或電郵發送的舉報,而公司處理舉報時不論報告來源,會按照服務條款和隱私政策審查和跟進,如包含非法色情或鼓吹暴力等將採取相應行動,但任何與政治審查或限制人權相關的請求,包括言論自由和集會權利等都不會被考慮(are not and will not be considered),有關管理政策通用於每個國家或地區。 消息人士早前向本報表示,曾經要求Telegram刪除「起底」信息不果,正積極研究引用《私隱條例》第66L條,停止或限制市民瀏覽涉及「起底」資料的頻道,又透露封鎖個別頻道在技術上有困難,最終或會封鎖整個應用程式。 被問再聯絡否 署方稱不評論 私隱公署昨回覆查詢稱,《私隱條例》賦權私隱專員發出停止披露通知,要求相關電子平台移除「起底」信息,或停止、限制任何人接達「起底」信息,甚至是整個相關平台。至於雙方有否再就事件聯絡,以及封鎖Telegram的具體時間表,署方表示不會評論個別個案執法行動。 資料來源

國安警令黃洋達刪熱時敏感內容 「香港國旗」比賽專頁移除

【明報2022.5.19】網媒《熱血時報》創辦人黃洋達昨表示,警方國安處通知他們刪除網站和社交媒體的「敏感」內容。據了解《熱血時報》曾在2016年5月於網上舉辦「香港國旗設計比賽」,被指有煽動港獨、公然鼓吹分裂國家之嫌,而《港區國安法》在2020年實施後繼續保留相關作品亦是挑戰法律。警方稱不評論個別個案,任何行動皆按實况依法處理,並引用國安法稱,可要求任何人移除危害國安的電子信息。 黃洋達:未被捕 已按要求處理 黃洋達昨在facebook表示,警方國安處昨晨到他的寓所和辦公室。他稱暫時沒被捕,現時人身安全並可自由活動。他昨回覆本報查詢,證實「敏感」內容刊登在《熱血時報》,至於國安處採取的行動及涉及的「敏感」內容,他就拒絕披露。被問會否刪除或徵詢法律意見再行動,他只說「按照要求已經處理」。 消息指,熱時舉辦的香港國旗設計比賽共收集63幅設計,2000多人網上票選得獎作品。「地區國旗」含「分裂國家」意圖,國旗是國家象徵,代表國家獨立主權和國民尊嚴,各國都訂立嚴謹法例保護國旗及捍衛國家主權。記者昨日搜尋這項比賽字眼,有關facebook專頁和網站已移除。 警方回覆查詢,稱根據國安法第43條及實施細則附表四,任何人曾在電子平台發布相當可能構成危害國安罪行,或相當可能導致危害國安發生的電子信息,警方可要求移除。香港監察今年2月稱,留意到部分香港網絡供應商無法連線至組織的網站,當時警方引用相同條文回覆本報查詢。 記協主席陳朗昇表示,不用「拉人封艇」固然是好事,惟促請警方公布更多案件資訊。他稱熱時同時營運網台,不時評論時政,如當局未清楚界定什麼內容有問題須執法,什麼內容只需勸誡,營運者只能猜度執法的尺度。 資料來源

發表「光時」煽動文字 譚得志囚40月 官斥無邊謾罵 「把咒語延伸他人下一代」

【明報2022.4.21】人民力量前副主席譚得志(快必)前年在街站發表「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等口號,被控發表煽動文字等14罪,條例是自回歸後首次檢控。他早前被裁定其中11項罪名成立,昨日在區域法院被判囚40個月,另就違反第599G章罰款5000元。《港區國安法》指定法官、區院法官陳廣池判刑時斥被告無邊謾罵,「把咒語延伸他人的下一代」,沒有「真君子政治人物應有的影子和品德」;又稱被告欲進入立法會是為私利。譚得志的facebook專頁透露他會就判罪上訴。 回歸後首檢控 譚擬上訴 陳廣池判刑時稱,雖然控罪於2020年1月至7月發生,但不能抽離社會政治現實為背景,更指2019年下半年史無前例的暴力事件,直衝着香港的政治環境、社會安寧和政府威信,直至《港區國安法》的實施。陳官逐一反駁辯方的求情,被告譚得志(49歲)聲稱不知道發表煽動文字罪的法律後果如此嚴重,惟不獲陳官接納,陳指被告有法律團隊支援,教人「踢保」、以「健康座談」作為限聚令抗辯理由,直指他低估其他人的理解能力,「高估自己的解說效果」。 官指不見真誠信念 「鬥爛」可悲 辯方重申,被告從沒宣揚暴力,他為一名基督徒,有真誠信念(見另稿)。陳官逐點引述被告的言論,如「打×建制派、藍絲腦殘、黑警死全家」等,看不見他包含真誠的信念或傳道者的寬恕關愛,「看見的是一個50歲市井之徒的無邊謾罵」,質疑被告作為政治人物是否需要不顧道德底線、放棄原則、踐踏品格,「如果『鬥爛』的話,這是可悲的」。 辯方又說,被告並非為了自己的利益,陳官則稱,這是明顯刻意淡化被告可在初選勝出,繼而進入立法會,斥被告嘩眾取寵地要打擊建制派,目的是進入立法會,享受公帑收入、權威和社會地位。陳官反問:「對被告而言,用政府錢,打擊政府,加強自己的政治勢力,何樂而不為?如果這不是私利,還算什麼?」 指欲進立會為私利 「用政府錢打擊政府」 陳官續稱,看不到有任何實則求情理由,故就罪成的1項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7項發表煽動文字罪、1項舉行或召集未經批准集結罪、1項公眾地方擾亂秩序行為罪,總刑期判監40個月;拒絕遵從授權人員的指令罪則罰款5000元。 違防疫599G罰款5000元 另外,陳官昨日再囑警員在旁聽席前設置攝錄機,提醒旁聽者要遵守法庭規則。本案於審訊階段,陳官已多次斥旁聽者叫喊揮手,曾稱此等行為「不尊重司法、不尊重法庭、不尊重法官」,並於結案陳辭及裁決當日,要求警員在旁聽席前放置錄影機,但未有啟動錄影功能。 資料來源

煽投白票首案 兩人轉載許智峯帖判緩刑

【明報2022.4.20】2021年立法會選舉期間,一男一女在其個人社交媒體專頁轉載立法會前議員許智峯的帖文,涉煽惑他人在選舉投白票,遭廉署起訴。兩人早前承認違反《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辯方昨在觀塘裁判法院求情,形容本案所涉的新法例是特別的,與其他煽惑罪不同,強調投白票本身並不犯法,惟鼓勵他人投白票才屬違法。主任裁判官錢禮判兩人監禁2個月,緩刑18個月,下令他們支付1000元堂費。本案成為該法例生效後首案。 辯方:新例特別 白票本不犯法 被告分別是銷售員陳健民(36歲)及辦公室助理梁月嫦(65歲),各被控一項「在選舉期間內作出藉公開活動煽惑另一人不投票或投無效票的非法行為」罪。陳被指在2021年10月30日至11月9日犯案,梁則被指於同年10月30日至12月16日犯案。 辯方求情時稱,兩人初犯及有悔意,首被告在廉署調查時已刪帖文,將對選舉造成的影響減至最低;而學歷不高的次被告對資訊科技的知識不足,才會點擊分享帖文,無證據顯示該帖文被閱覽或讚好,她亦因本案缺席母親在海外的喪禮。 兩人轉載同日 廉署發稿指違法 辯方望法庭分別判兩人社會服務令及緩刑,主任裁判官考慮到相關報告及求情,以監禁3個月為量刑起點,就認罪扣減刑期後,最終判監兩個月、緩刑18個月。梁聞判後與親友相擁而泣。 案情指出,許智峯於選舉提名期前夕,在facebook專頁發帖文提倡「如水計劃」,煽動投白票以示對政府的不滿。兩被告翌日轉載帖文,廉署同日發新聞稿指相關行為屬違法。兩人同年11月被捕,並在錄影會面承認轉載帖文。另外,許智峯涉煽惑他人投白票,遭廉署通緝。 資料來源

美國務院促放區家麟 外交部公署:無理無聊政治表演

【明報2022.4.13】資深傳媒人區家麟前日涉嫌違反「串謀發布及/或複製煽動刊物」罪,被警方國安處拘捕,獲准保釋。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昨在社交平台Twitter上,要求港府釋放區家麟及其他因行使基本自由而被囚者。外交部駐港公署對有關言論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敦促外部勢力立即停止嘩眾取寵、無理無聊的政治表演。 普萊斯:新聞工作非罪行 公署:新聞自由非犯罪通行證 普萊斯又稱,香港作為自由國際金融中心的定位,取決於資訊和意見的流通。他認為新聞工作並非罪行,區家麟及其他因行使基本自由而被囚者,應該獲得自由。外交部駐港公署在約4小時後發新聞稿,批評普萊斯等政客及組織,對本港警方依法執法說三道四,屬赤裸裸干預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表示,警方依法採取的行動「正當正義,不容置喙,不容干涉」,稱新聞自由不是違法犯罪的「通行證」,任何人以新聞自由之名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法治和社會秩序的勾當,都是對新聞自由的褻瀆,必將遭到法律的制裁。發言人稱個別外部勢力「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對特區警方依法執法橫加指摘,明目張膽叫囂釋放違法犯罪分子,是企圖打「香港牌」干涉中國內政的徒勞政治表演,敦促個別政客立即停止以任何藉口,干預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區fb講「早晨」:祝福全收到 自去年「立場新聞案」後,區家麟習慣每天早上在社交平台facebook「打卡」、「報平安」。前日被捕後他未有「打卡」,至昨早約8時半,他以「早晨,午安,晚安」為題發帖,並貼出網上猜字遊戲Wordle的結果,稱「各位的祝福全部收到,電話電腦被收,請容我慢慢回覆」,又說「我想,玩wordle與講早晨應該是可以的」。 資料來源

國安警查「黃店」皇茶 問開業3年事宜

【明報2022.4.13】被視為「黃店」的旺角茶飲店「皇茶」兩名負責人前晚被警方國安處人員帶走,到警署錄取口供至昨晨獲釋,未有被捕,暫未知涉及何案。 本報記者昨日到店舖了解,女負責人下午1時許一度返回店舖,強調「我哋無事啊」,指警方詢問有關店舖開業3年之間的事宜,錄口供後獲放行。她稱「咩部門唔好講喇,費事喇」,並指未來一兩日將暫停營業。 據了解,警方國安處前晚接近7時帶走茶飲店兩名負責人,到警署協助調查及錄口供,並無拘捕,暫未知案情。前屯門區議員曾錦榮facebook帖文稱,「皇茶」兩名負責人被帶到警署後,有律師跟進,昨晨8時48分已離開旺角警署。他貼出「皇茶」負責人與他的對話,帖文中負責人形容事件「小小麻煩,可以解決」,稱要先行休息。 「皇茶香港」昨午亦於facebook專頁發文,稱事件令大家着急,呼籲毋須擔心,形容「黑暗中仍會有光」,又指「皇茶內部大清潔中」,明日會「再見大家」。警方回應稱,採取任何行動均會按實際情况,不會評論個別事件。 旺角另一間茶品店的兩名女負責人,早前涉透過社交媒體發布包括煽惑他人違反防疫規例的帖文,被國安處拘捕。兩人其後被控一項「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提堂。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