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自由


時序 Timeline

2022
國務院任命李家超為特首 李克強簽令 提「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

【明報2022.5.21】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主持召開國務院全體會議,會上決定任命李家超為第六屆特首,今年7月1日就職,並由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對比5年前官方新華社有關國務院任命林鄭月娥為第五屆特首,李克強除重申繼續全面貫徹一國兩制,今次表述加入「落實中央對特區全面管治權」,及加入「支持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等,但無具體提及支持政府改善民生、推進民主等具體期望。 學者:延續「政治嚴格經濟開放」作風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分析,中央對港在政治上延續過去數年的強硬作風,一如李家超預告政制上沒有進展,但經濟上香港可發揮貫通中西的橋樑角色,「政治嚴格一點,經濟開放一點」。 正式成為候任特首的李家超發聲明回應稱,對中央任命深感榮幸,「將忠誠地、堅毅地肩負使命」,並帶領政府按《基本法》全面準確落實一國兩制。有別於林鄭2017年在聲明中重申會維護核心價值、帶領政府服務市民;李家超說會迎難而上,致力為民解困、團結社會,及同建充滿活力、希望、發展機遇和關愛共融的香港。 李克強在國務院全體會議上說,中央政府將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加快打造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保持長期繁榮穩定。他又稱,相信李家超就任特首後,一定能夠團結帶領特區新一屆政府和各界人士開創香港發展新局面,續寫「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新篇章。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會上匯報說,特首選舉嚴格按照《基本法》及特區法律進行,並形容李家超「高票當選」,「體現香港社會各界期望團結一致再出發的共同心願」。 截至昨日仍未知李家超何時上京領取國務院委任狀。對比歷屆特首任命,若李未在下周三或之前上京,將是歷來當選後最遲領取委任狀的特首,由當選至實際領取委任狀至少相隔17日。 晤立會議員 工聯促訂扶貧目標 倡最低工資改一年一檢 李家超昨日繼續分批見立法會議員,新思維主席狄志遠會後形容會面是良性互動的第一步,狄又引述李家超私下向他表示,彼此看法不同,有需要溝通,共同解決香港問題。他期望李家超日後能與不同政治光譜、民間組織溝通。新思維副主席黃俊瑯則引述李家超稱,政改在《基本法》的確存在,但有更多其他民生議題要處理,政改不是他優先處理的項目。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與李家超會面後表示,他在會上表達保障勞工、拓地建屋及盡快通關的訴求,並要求最低工資由兩年一檢改為一年一檢,以及訂立扶貧目標。問到副會長麥美娟是否加入新政府,她笑稱「無補充」,「因為我都無你嗰啲消息」,吳秋北補充,向李家超表達工聯會在勞工、政治民生方面都有人才,願意積極參與政府的架構。勞聯亦稱表達了對勞工、扶貧、房屋供應等議題的關注,建議設立恒常失業援助機制、最低工資改為一年一檢、規管工時等,並期望新一屆政府制定扶貧指標,並配合相關房屋政策。 資料來源

歐盟報告指港民主嚴重倒退 港府斥不實無端批評

【明報2022.5.21】歐盟昨日發表《2021年香港年度報告》,提及中央修改本港選舉制度、47名民主派人士涉初選案被捕及警方搜查《蘋果日報》和「立場新聞」等事件,指本港民主進程嚴重倒退,《港區國安法》損害「一國兩制」原則,形容去年屬「香港有效政治反對聲音的終結」(the end of effective political opposition in Hong Kong),掀起公民社會深層次改變。港府昨晚發聲明強烈反對「無端批評和不實評論」,並就立法會換屆選舉、國安法、司法獨立及新聞自由四方面反駁。 報告指立選僅一非建制當選 162人涉國安被捕 「已步入極權」 歐盟昨發表全長20頁的報告,大部分篇幅涵蓋本港政治及社會發展,指大多數泛民主派正身陷囹圄或流亡,眾多公民組織解散,若干國際組織撤走,形容本港去年已步入極權主義,國安法實施的影響比預想中更強烈。 報告提及,立法會選舉直選投票率見新低,最終僅一名自稱「非建制派」當選,同時47名民主派人士涉前年初選案被捕。報告指出,逾1萬人涉反修例示威被捕,當中不乏年輕人,而至去年底共162人涉違國安法被捕,包括社運人士、立法會議員、記者及學者,99人被起訴。報告另提及本港移民潮、集會及新聞自由,以及「清零」抗疫方針引起外界對港國際樞紐地位的質疑等議題。 港府:新選制廣泛代表公平競爭 國安部門依證據執法 港府昨發聲明反駁,重申本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敦促歐盟停止借香港事務干預國家內政。聲明反駁,去年立法會選舉彰顯新選舉制度的廣泛代表、政治包容、均衡參與和公平競爭,而國安執法部門均根據證據等採取行動,與受查者的政治立場、背景或職業無關,並在有充分證據下才起訴,強調特區堅定不移維護法治和司法獨立。聲明亦形容本港傳媒環境蓬勃依然,強調只要不違法,傳媒評論或批評政府施政的自由並無受到限制。 資料來源

香港會計手足工會收警告 被指活動違會章規定

【明報2022.5.21】香港會計手足工會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本月18日收到職工局的警告信,稱就不同範疇活動向該會警告,指該會違反《職工會條例》(條例)和作為職工局已登記的會章規定。勞工處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職工會登記局於5月16日向香港會計手足工會發出警告信,要求該會採取措施,確保遵行《條例》及已登記會章的規定。 根據職工會登記局資料,香港會計手足工會於2020年2月登記成立,當時申報有242名會員。該會2020年6月曾向香港會計師公會遞交聯署信反對《港區國安法》,亦曾在去年7月1日擺街站派發文宣,向公眾講述政府改革會計專業規管制度對會計界影響。 勞工處表示,2021年5月至今年4月,有1間職工會因違反《條例》而被取消登記。翻查職工會登記局今年1月的公布數字,截至2021年底共有1472個僱員工會,而去年有63個職工會撤銷登記,當中包括有成員涉國安法案件的香港言語治療師總工會,而2019年反修例運動後成立的新公務員工會亦於去年自行解散而撤銷登記。 資料來源

歌唱表演書法班賄選 敗選人囚4月半

【明報2022.5.14】2019年區議會選舉,參選中西區大學選區落敗的獨立候選人歐頌賢,以歌唱表演及免費書法班誘使他人投票給她,早前被裁定兩項在選舉作出舞弊行為罪成立,案件昨在東區裁判法院刑。裁判官強調法庭須嚴懲舞弊行為,確保選舉公平和公正,判刑須反映罪行嚴重性和相稱性,直言不一定依從報告建議判社會服務令,終判被告監禁4個月2星期。 求情稱對法例認識不足 被告歐頌賢(45歲,機械工程師)被控於2019年10月10日在區議會選舉中作出為他人提供娛樂的舞弊行為,即提供歌唱表演;以及同月16日作出賄賂選民的舞弊行為,即提供書法班。 辯方求情時稱,在中產家庭成長的被告接受高深教育,孝順父母和有參與社會服務,擔任年輕人的心靈導師。辯方引述感化官報告稱,被告對法例認識不足而犯案,辯方稱被告低估事件後果,還押兩周的她已深切反省,承諾不再違法。 官:須嚴懲 不宜因被告背景輕判 裁判官梁嘉琪判刑時提到,就本案控罪各可判處罰款20萬元及監禁3年,另有案例表明法庭須嚴懲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不宜因被告背景和社會地位輕判,以確保選舉公平公正。梁官表示,本案歌唱表演和書法班在街頭舉行,並非室內舉辦,活動位於港鐵站出口附近,當時人流偏多。 梁官續稱,被告參選時與團體決裂,選舉協調失敗,因此她主導舉行本案活動,並有團隊協助。即使被告背景和學歷良好,但裁判官對她態度有保留,稱她未有完全承認罪責,僅可見她對感化官合作,並且初犯。 梁官認為社會服務令和緩刑不足以反映罪行嚴重性,監禁是唯一合適判刑,就兩罪判監5個月,考慮到其背景,酌情減刑2星期。 資料來源

煽投白票首案 兩人轉載許智峯帖判緩刑

【明報2022.4.20】2021年立法會選舉期間,一男一女在其個人社交媒體專頁轉載立法會前議員許智峯的帖文,涉煽惑他人在選舉投白票,遭廉署起訴。兩人早前承認違反《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辯方昨在觀塘裁判法院求情,形容本案所涉的新法例是特別的,與其他煽惑罪不同,強調投白票本身並不犯法,惟鼓勵他人投白票才屬違法。主任裁判官錢禮判兩人監禁2個月,緩刑18個月,下令他們支付1000元堂費。本案成為該法例生效後首案。 辯方:新例特別 白票本不犯法 被告分別是銷售員陳健民(36歲)及辦公室助理梁月嫦(65歲),各被控一項「在選舉期間內作出藉公開活動煽惑另一人不投票或投無效票的非法行為」罪。陳被指在2021年10月30日至11月9日犯案,梁則被指於同年10月30日至12月16日犯案。 辯方求情時稱,兩人初犯及有悔意,首被告在廉署調查時已刪帖文,將對選舉造成的影響減至最低;而學歷不高的次被告對資訊科技的知識不足,才會點擊分享帖文,無證據顯示該帖文被閱覽或讚好,她亦因本案缺席母親在海外的喪禮。 兩人轉載同日 廉署發稿指違法 辯方望法庭分別判兩人社會服務令及緩刑,主任裁判官考慮到相關報告及求情,以監禁3個月為量刑起點,就認罪扣減刑期後,最終判監兩個月、緩刑18個月。梁聞判後與親友相擁而泣。 案情指出,許智峯於選舉提名期前夕,在facebook專頁發帖文提倡「如水計劃」,煽動投白票以示對政府的不滿。兩被告翌日轉載帖文,廉署同日發新聞稿指相關行為屬違法。兩人同年11月被捕,並在錄影會面承認轉載帖文。另外,許智峯涉煽惑他人投白票,遭廉署通緝。 資料來源

涉「未交資料」 職工盟4前成員助查 國安處搜3地點檢銀行結單等證物 暫未有人被捕

【明報2022.4.1】警方2月引《社團條例》向已啟動解散程序的職工盟索取資料,多名職工盟前成員上周四到警察總部遞交回覆。消息指,職工盟涉嫌未有按法例要求提交資料。警方國安處人員昨持法庭手令搜查職工盟3個相關地點,檢走大批證物。消息指4名前骨幹涉嫌違反《社團條例》,前主席黃迺元、前副主席鄧建華、前司庫鍾松輝被帶返警署協助調查,至昨晚10時許離開;在囚的前秘書長李卓人亦有助查。暫未有人被捕。 身在英國的職工盟前總幹事蒙兆達向本報表示,職工盟早已解散,對於「政權仲要繼續窮追猛打、趕盡殺絕,打壓工運人士」令人非常憤怒。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工聯會陸頌雄認為職工盟有責任交出資料,應該開誠布公,認為警方昨日行動合理。 職工盟前組織幹事石姵妍昨晚10時許在facebook發相,顯示鄧建華已離開旺角警署,並稱鄧的電話已被沒收,黃迺元及鍾松輝已獲釋。 國安處人員昨早分別派員到職工盟位於旺角永旺行的會址、佐敦四海大廈的培訓中心及葵涌華福工業大廈一貨倉搜查,其間有軍裝警駐守出入口。警方搜查逾3小時後,在旺角兩處檢取至少37箱證物,另在葵涌檢走3個板車的證物,包括大批文件,部分紙盒上寫有「payment voucher(付款憑據」及「bank statement(銀行結單)」、宣傳展牌、大聲公等,被抬上貨車運走。位於永旺行的職工盟招牌亦被拆走。其中,黃迺元及鍾松輝分別被押返永旺行及四海大廈蒐證,黃被帶走時雙手置於身後。 鄧建華曾稱已如實答覆警方 今年2月,警方以《社團條例》要求職工盟骨幹遞交資料;據悉包括組織運作、過往活動、收入來源及開支、與屬會及外國或境外組織的聯繫等。黃迺元、鄧建華、鍾松輝等5人上周四到警察總部遞交回覆。鄧事後在社交網站發文,稱「今日去咗交信喇,我哋已經如實答覆警方」。本報向警方查詢,是否有收妥職工盟回覆、案件是否已轉交國安處跟進,警方回應稱,採取任何行動,均會按實際情况,依法處理,不會就個別案件作出評論。 蒙兆達:政府窮追猛打 陸頌雄:行動合理 蒙兆達向本報表示,事件令人非常憤怒,職工盟早已解散,「政權仲要繼續窮追猛打、趕盡殺絕,打壓工運人士」。對於留守善後的前執委要承受如此大政治壓力,自己也未能留港與他們分擔,感到難過及心痛,「他們付出個人最大承擔,為了大家承受」。他認為,近年政府「激活」不同「殖民地惡法」打壓異見者,並稱今次事件涉及《社團條例》賦予警方權力可要求團體交出成員、財務及工作項目等資料,不交出便可能面臨檢控,此權力極易被濫用,令民間團體隨時面對政治監控,失去自主。他說,民陣及職工盟相繼面對同樣事件,令人擔憂未來政府會更多使用此「惡法」箝制民間團體。 陸頌雄則認為,警方如對任何組織有懷疑,根據《社團條例》要求組織交出運作、財務等資料屬合情合理,職工盟亦有責任交出資料,應該開誠布公,「不交資料,更加令人懷疑有什麼隱瞞」。他又說,即使組織已解散,「不代表之前咩都無做過」,認為警方昨日執法行動合理。 職工盟去年9月啟動解散程序,去年10月通過解散。本報昨翻查警務處網頁「已獲註冊或豁免註冊的社團或分支機構名單」,職工盟仍在名單上。 除職工盟外,多個組織亦曾被政府當局要求繳交資料(見附表),其中勞工處轄下的職工會登記局,今年1月去信記協要求提供資料,勞工處早前回覆查詢指本月8日已接獲記協回覆。 資料來源

余慧明疑因網上言論 涉違保釋條件被捕

【明報2022.3.8】47名民主派因「35+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被告之一的醫管局員工陣線前主席余慧明,去年7月獲高院批准保釋。警方昨日指她違反法庭保釋條件,據悉與她在社交網站發表危害國家安全言論有關,在沙田將其拘捕。 警方稱,國家安全處昨午以《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9K條,在沙田拘捕案中一名34歲女子,她涉嫌違反法庭保釋條件。該女子去年被控一項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其後獲准保釋。她正被扣留調查,案件今午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余慧明去年7月向高等法院申請保釋,《港區國安法》指定法官杜麗冰相信她保釋後不會違反國安法,批准她以10萬元現金保釋。法官下令余不得直接或間接以任何方式,作出、發放或轉載任何可能有合理理由被視為可構成違反國安法或香港法例中維護國家安全罪行的言論。 開Patreon寫文 fb介紹黃店 據了解,余被捕是因保釋期間發表有合理理由被視為危害國安的言論和行為,與她在社交網站發的帖文有關。余被捕後開設Patreon寫文,又在市集擺檔賣袋,並在facebook介紹「黃店」。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曾在facebook指她「何必當初」,她曾回應形容「前凸手」「依位膠人係咪真心膠咗?」 資料來源

總理首提全面管治權 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港 劉兆佳:中央擺脫不干預

【明報2022.3.6】全國人大會議昨日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港澳的篇幅與往年相若,並首次用到「落實中央對特區全面管治權」,「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港』」的字眼,本港疫情則未有觸及。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稱,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已確立相關治港方針,反映中央對本港已擺脫過往的不干預政策,在涉及香港穩定、影響國家安全等事務上,運用其全面管治權參與香港事務。 去年稱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 今加堅定不移 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前日發表的工作報告,連續第二年沒有提及「一國兩制」。昨日總理李克強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在有關港澳事務的篇章重申,要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翻查資料,過往李克強都用到「全面準確貫徹」,今年更加入「堅定不移」字眼。 他又提到,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為首次在工作報告提到。至於去年工作報告中,有關完善特區與《憲法》及《基本法》的相關制度、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以及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的內容,今年則未有提及。 劉兆佳說,「落實中央對特區全面管治權」及「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港』」為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已確立的治港方針,李克強在報告中重申說法,亦反映中央日後在一國兩制上,將扮演更主導、主動的角色,以維護國家安全、強化特區管治能力等方面,對本港作適當指導及監察。 不再提外部勢力 劉:制度上已排除 劉續稱,中央已擺脫過往對港不干預的政策,單靠香港高度自治權,已不足以面對現時日益複雜的國際形勢,若遇到外部勢力干預香港、影響到國家安全時,中央便不可不插手。至於為何不再提外部勢力問題,他說中央已透過《港區國安法》及新選舉制度,從制度上排除外部勢力,有關問題並非現階段迫切要處理的事。 全國政協常委譚耀宗認為,報告兩次用到「堅定」一詞,反映中央在貫徹一國兩制、落實愛國者治港的原則「不是隨便會改變」。 施榮懷倡衛建委對港防疫有否決權 工作報告未有提及香港疫情,譚耀宗認為疫情是當前事務,國家主席習近平已作重要指示,目前是實行階段,不會納入報告內容。全國人大代表、中聯辦前主任王志民在北京被問到對本港疫情的看法時,他祝福香港早日控制疫情。在深圳隔離期間確診新冠病毒的政協委員施榮懷向大會遞交提案,建議成立由國家衛健委、駐港專家團隊及衛生署的協調指揮機制,本港的日常防疫政策,國家衛健委亦應有一定話語權,甚至否決權等。 港區人代改選委會投選 犯國安法禁選 另外,大會將審議下屆港區人大代表選舉辦法草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昨日就有關草案作說明,稱36名港區人代將由選舉委員會投選,候選人須取得15個提名;草案規定,因危害國家安全被判有罪者,即喪失參選資格。 資料來源

澳媒:雙重國籍男涉初選案 被阻見領館職員

【明報2022.2.9】47名民主派因「35+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其中30人昨於西九龍裁判法院提訊,案件分別押後至2月17及28日再訊。另外,澳洲廣播公司(ABC)報道稱,一名持有澳洲與中國雙重國籍的男子被以《港區國安法》起訴,還押長達11個月,澳洲總領事館職員多次要求與被告會面,惟遭港府拒絕。 有指該被告為吳政亨,但有關消息未能核實,保安局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不會評論個別個案。 還押近一年 消息稱是吳政亨 本報翻查本案控罪書,除吳政亨為澳洲籍,以及岑敖輝及岑子杰未有報稱國籍外,其餘被告均為中國籍。 澳洲廣播公司引述澳洲外交暨貿易部(DFAT)發言人消息稱,一名持有澳洲及中國國籍的男子,2021年1月6日涉違反《港區國安法》被捕,控以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該日為47名民主派被捕的日子。發言人未有透露被告姓名,並稱由於港府不承認雙重國籍,故多次拒絕領事館職員與該被告見面。澳洲政府則與被告的律師定期聯絡,並持續派人到法院旁聽聆訊。 保安局回覆查詢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中國公民具有雙重國籍。除非中國公民已申請及獲准退出中國國籍,或申報變更國籍,否則仍是中國公民。除任何特別雙邊協定外,中國公民不得因為持有外國旅遊證件而在香港特區獲領事保護。 保安局:中國公民不得獲外國領事保護 另外本案昨甫開庭時,「快必」譚得志步出囚室,隨即問及總裁判官蘇惠德的健康狀况:「佢個心臟好番未?」,又向旁聽者說「喂恭喜發財」;何桂藍一度要求見律師,並稱尚未收到法律文件。 其中8名被告:戴耀廷、區諾軒、趙家賢、鍾錦麟 、譚文豪、尹兆堅、郭家麒、楊岳橋於審訊開始不久後先行離庭,他們押後至2月28日再訊,並有待處理交付程序。 其餘被告則繼續處理法律爭議,包括吳政亨、袁嘉蔚、梁晃維、岑子杰、馮達浚、吳敏兒、譚凱邦、何桂藍、劉頴匡、林卓廷、范國威、梁國雄、徐子見、劉澤鋒、鄒家成、王百羽、胡志偉、黃之鋒、譚得志;續准保釋的楊雪盈、黃碧雲、李予信亦有出席。聆訊押後至2月17日再訊。 資料來源

2021
G7 及歐盟聯合聲明:香港新選舉制度限制選民選擇 違高度自治

【立場2021.12.21】 立法會選舉過後,「七大工業國組織 (G7)」及歐盟高級代表發表聯合聲明,對香港選舉制度民主成分受侵蝕表嚴重關注。聲明指,新的選舉制度限制選民選擇,破壞「一國兩制」下的香港高度自治。聲明並呼籲中、港政府停止打壓捍衛民主的人。 聲明指,香港今年推出的選舉制度改革,包括減少直選議席,以及建立新的審查程序,限制選民的選擇,破壞香港「一國兩制」原則下的高度自治。 聲明呼籲中國按「中英聯合聲明」及其他法律義務行事,並尊重《基本法》給予香港的基礎人權與自由。聯合聲明亦呼籲香港和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政治體制的信心,並停止不合理地鎮壓推廣民主價值、捍衛自由與權益的人。 七大工業國組織 (Group of Seven, G7) 成員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針對香港自英殖年代以來至今的「民主發展」作出回顧及展望。報告指,香港在英國殖民統治下沒有民主可言,反觀今年「完善」香港選舉制度下,香港民主發展「前景光明」。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