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權


Detainee Rights

2022
22/04/2022

探監放寬至每月兩次 還押者一周兩次

【明報2022.4.22】懲教署昨表示,確診在囚者個案宗數回落,過去一周每天平均約5名在囚者染疫,下周一(25日)起放寬親友探訪安排,還押者每周可接受兩次親友探訪,每次限一人;定罪者每月可接受兩次親友探訪,每次限兩人。關注囚權的社福界立法會前議員邵家臻認為,這次再度放寬的措施缺乏科學標準,不明白放寬探訪次數和人數限制的理據。

14/04/2022

250在囚者獄中學除激進思維 懲教署稱自願參與 「黑暴事件」後定針對性更生計劃

【明報2022.4.13】懲教署表示,2019年「黑暴事件」後,大量涉及嚴重罪行及「思想激進」的違法者被還押或定罪,懲教署定出三大針對性「去激化」更生計劃方向,包括認識中國歷史及國民教育等,「按部就班」地去除激進思維,截至2月28日,約250名在囚者曾自願參與「去激化」更生項目。

02/04/2022

19懲教所倡裝智能電話 自動偵測「逃走」「自殺」字詞

【明報2022.4.2】保安局昨建議在19個懲教院所安裝350部「在囚人士綜合智能通訊系統」,可自動監察在囚者通話內容並偵測特定字詞如「逃走」、「自殺」等,取代人手監察,預計非經常開支總額逾1.2億元。關注囚權的立法會前社福界議員邵家臻擔心,措施只能「機械性」處理通話,造成漏洞。

08/03/2022

在囚人士每日平均食材成本約為24.6元 2017年起開支逐年減少

【獨媒 2022.03.08】監獄膳食備受關注,去年時任立法會議員的熱血公民鄭松泰,曾在立法會審議預算時查詢,獲回覆指每名在囚人士每日平均食材成本約為24.6元。立法會再無民主派議員後,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以太平紳士身份,去信懲教署查詢,獲回覆指膳食沒問題,營養亦足夠。她認為每名在囚人士膳食開支如維持二十多元,並不足夠。

04/03/2022

阮民安檢疫無法出庭

【明報2022.3.4】患第四期直腸癌的社運人士古思堯,涉計劃趁北京冬奧開幕,抬棺材到中聯辦抗議,未出發已被國安處拘捕,被控「企圖作出或準備作出一項或多項具煽動意圖的行為」罪。案件原定昨於西九龍裁判法院保釋覆核,惟無律師代表的古思堯抱恙無法出庭應訊。國安法指定法官、署理總裁判官羅德泉將案件押後至本月22日再訊,古思堯須繼續還押。

01/03/2022

9人再提訊 部分因同倉有人染疫缺席 初選案32人還押一年審訊無期

【明報2022.3.1】昨日為民主派初選案47人被起訴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一周年,47名被告審期未定,其中32人已還押候審一年。西九龍裁判法院昨日開庭處理其中9人的提訊,由於林卓廷和鍾錦麟等還押者因囚倉有人感染新冠病毒,故未有到庭。此外,法庭廣播系統加入新的內容,要求旁聽者「時刻保持安靜」。

2021
25/07/2021

抱囚友分享郵票 袁嘉蔚鄒幸彤罰囚水飯房

【明報2021.7.25】早前完成六四案刑期的前南區區議員袁嘉蔚,恢復初選案還押身分,目前在羅湖懲教所。協助她的友人在其facebook專頁透露,袁嘉蔚因與囚友相擁而被處罰,要在俗稱「水飯房」單獨囚禁10天,懲教人員稱處分理由為「與其他囚犯有身體接觸」。此外,因為分享郵票給囚友的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亦被罰囚水飯房3天。立法會前議員邵家臻批評,懲教署針對政治犯套用最嚴格的標準。

06/05/2021

不允胡志偉奔父喪 懲教倡視像瞻遺容 曾有兇案疑犯准赴喪 何俊仁轟署方惡毒

【明報2021.5.6】正還押的民主黨前主席胡志偉,其父親早前逝世,胡申請外出奔喪,懲教署昨以保障安全為由拒批,提出安排視像方式參加喪禮。胡志偉團隊成員昨透露,懲教署的建議是派員到場、透過電子器材供胡「瞻仰遺容」,惟胡志偉及家人難接受對先父不敬,拒絕安排,又稱胡對未能見父親最後一面痛徹心扉。懲教署批准還押者奔喪有多宗先例,甚至包括碎屍案疑犯,立法會前議員邵家臻亦曾協助囚友申請並兩度獲批。民主黨前主席何俊仁批評懲教署做法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