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 Timeline
【明報 2021.09.30】九龍五區區議員上周宣誓,政府昨日宣布10名上周未過關的區議員,宣誓無效,須即時離任,當中包括民主黨涂謹申、梁翊婷等人。據了解,政府發出的信件中,DQ(取消資格)理由包括指有關區議員尋求外國政府或組織干預特區事務,以至宣揚或支持「港獨」主張等。有遭DQ的區議員稱,曾向政府遞交長達41頁的解釋,仍未被接納;多名遭DQ者均稱,對結果不感意外,亦不認為循司法程序申訴有用。 上周九龍區議員宣誓後,政府向10名區議員發信、要求提供進一步資料;昨日宣布10人全數宣誓無效,包括油尖旺區議員胡穗珊、涂謹申、曾自鳴、朱江瑋;深水埗區議員劉偉聰;九龍城區議員曾健超、郭天立、任國棟;黃大仙區議員莫灝哲,以及觀塘區梁翊婷;各人分別曾於去年民主派初選借出議辦作票站、簽署「墨落無悔」抗爭派聲明書等。政府新聞稿未詳細說明各人宣誓無效原因。 連同港島區,政府至今一共裁定17名區議員宣誓無效,全為民主派區議員,當中無人在接獲政府查詢後可「過關」。 資料來源
【明報 2021.09.30】水警小艇分區指揮官林婉儀上周六在沙洲一帶追截走私船時墮海失蹤,遺體周一在大嶼山二澳尋回。有兩名消防員疑事後發表幸災樂禍及侮辱言論,遭網民舉報。據了解,該兩消防員已停職候查。 據了解,被停職消防員姓張及何,分別駐守牛池灣及寶馬山消防局。張前年加入消防處,尚未通過3年試用期,何則加入約7年,均已宣誓。他們被指在社交網站分享林婉儀殉職新聞,並加上「講真你地有今日抵死」及「算唔算自作孽」等字眼。 消防處稱正就有關言論展開調查,重申一向非常注重屬員行為和紀律,亦備有「使用社交媒體網絡的指引」,如發現涉違規或違法行為,必據既定機制嚴肅跟進。政府紀律部隊人員總工會強烈譴責有關冒犯行為,促請當局嚴肅跟進。 資料來源
【明報 2021.09.30】路透社早前報道,中央要求本港發展商協助解決房屋短缺問題。新世界發展昨宣布,將成立非牟利房社企「新世界建好生活」,研究紓緩房屋供應短缺的短中期措施及長遠新方向,提供更多元化選項,讓港人更易置業,特別是年輕人。 資料來源
【明報 2021.09.30】新聞業界舉辦「香港新聞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酒會」,特首林鄭月娥致辭時話,2019年反修例運動,「部分反中亂港分子,假借新聞傳媒的名義,參與和渲染違法暴力行為,扭曲、抹黑政府的信息,發放偏頗的報道,甚至揑造假新聞」,據報有包括「立場新聞」嘅網媒記者到場,未獲准進入採訪新聞界嘅活動。 資料來源
【明報 2021.09.30】香港電台昨向員工發出《香港電台編輯政策及流程》文件,列明港台作為政府部門履行公共廣播機構的公共目的和使命,須尊重並維護憲制秩序和「一國兩制」,並稱是「凌駕性原則」,另列出多項「必須上報」事項。 對於政府2月公布《香港電台的管治及管理檢討報告》的建議,港台昨發《香港電台編輯政策及流程》,文件達99頁,適用於港台員工、第II類服務提供者、合約或外判服務提供者,並列明港台編輯的凌駕性原則是必須尊重並維護憲制秩序和「一國兩制」。 就「一國兩制」的指導原則方面,文件列明港台不能只局限於從香港特區角度,而須同時考慮香港是國家一部分;節目製作人員處理與內地事務及台灣有關節目,應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不應把台灣稱為或視作一個國家;港台須緊記者國家就國防及外交關係的立場,製作可能觸及有關範疇的節目時,不得破壞或讓人有破壞該等國家政策的觀感。 文件提到,不可將犯罪塑造為「光榮的英雄事蹟」,不得把罪犯描繪成受害者,須確保敘述沒有同情、合理化或英雄化犯罪行為。製作人員不得披露內部資訊,如製作中內容及尚未公開材料,編輯決定,行政、財務及人事管理決定,否則等同違反專業操守及政府規則,須紀律處分。 資料來源 【明報 2021.09.30】《香港電台編輯政策及流程》鼓勵製作人員利用「上報」機制,在編輯會議機制「必須上報項目」包括:涉一個中國原則、外交事務或可能涉及外交政策層面的外交關係敏感事項;憲制秩序;國家安全及嚴重的公共秩序事項。 文件提到,鼓勵節目製作人員利用「上報」機制,就可能具爭議的節目盡早尋求指引,助理處長或總監肩負編輯責任,確保有關節目上報至編輯會議討論,並密切監察該等節目製作過程;播出暗中錄得的音像,製作人員應依循既定程序上報;利用隱藏器材收音或錄影,亦應上報。 須上報事項方面,若播放罪犯和通緝者訪問、圖避法網者隱藏身分的提案、付費予罪犯或曾犯罪者、播放暗中錄得的音像、披露循非官式途徑取得的嚴重罪行細節、外界要求查看或取得港台未經播放的音像、委託外間機構就政治事態調查意見,均須上報特級節目主任或以上職級人員,或向編務會議或高級職員會討論。 文件又提到,指導原則為若有疑慮應上報並記錄有關決定。就與編輯政策有關事項,最低限度應上報總監層級,總監會決定是否需再上報;縱認為無必要為節目尋求具體編輯指示,但題材具爭議或可能對社會造成不尋常衝擊,也須即時知會所屬單位上級,上級亦須報知更高級人員。 資料來源
【明報 2021.09.30】支聯會上周通過解散議案,正式進入清盤程序。事隔4天,警方國安處昨日通知清盤人蔡耀昌,保安局長鄧炳強引用《港區國安法》《實施細則》附表3第3條,凍結支聯會物業「六四紀念館」及銀行戶口,有效期達兩年。連同9月9日已被凍結的220萬元,支聯會總值約1100萬元資產全被凍結。 資料來源
【明報 2021.09.30】支聯會拒應要求交出資料,警方國安處本月初拘捕常委梁錦威、鄧岳君等5人,早前控以一項「沒有遵從通知規定提供資料罪」,全不准保釋。其中兩名被告梁錦威、陳多偉昨日向高等法院申請保釋,國安法指定法官杜麗冰聽畢雙方陳辭後駁回申請,稱沒有足夠理由相信他們不會違反國安法。杜官亦拒絕放寬俗稱「9P」的傳媒報道保釋程序限制,稍後頒下書面判辭解釋決定。 案件編號:HCCP 509/21 資料來源
【明報 2021.09.30】立法會昨日通過修訂《國旗及國徽條例》,禁止任何人公開及故意侮辱國旗或國徽,違者最高可罰款5萬元及監禁3年;修例亦要求學校每日升掛國旗及每周舉行升旗儀式。 立法會昨日三讀通過《2021年國旗及國徽(修訂)條例草案》,草案規定教育局長須就國旗及國徽納入中小學教育發出指示,部分學校亦須每周舉辦升旗儀式。 資料來源
【明報 2021.09.29】2019年7.21元朗襲擊事件,警方周日(26日)拘捕多一名涉案43歲「白衣人」,他涉嫌與早前被裁定暴動等罪成的燒烤場東主鄧懷琛和「飛天南」吳偉南,一同參與暴動及串謀襲擊在場者。被告被控各一項暴動及一項串謀有意圖而傷人罪,暫毋須答辯。 警方至今就事件拘捕66人,當中有51名「白衣人」,「非白衣人」則有15人,包括正因35+初選案還押的立法會前議員林卓廷。其中7名「白衣人」早前被裁定暴動及有意圖而傷人等罪成,被判囚3年半至7年;律政司昨日回覆查詢稱,早前已分別收到案中6名被告提出上訴許可,包括早前認罪的林觀良和林啟明申請刑期上訴;不認罪的鄧懷琛、吳偉南、鄧英斌和蔡立基申請定罪及刑期上訴。 資料來源
【香港政府 2021.09.29】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向原訟法庭提交將壹傳媒有限公司(壹傳媒)清盤的呈請。 財政司司長經考慮公眾利益,委任陳錦榮為審查員調查壹傳媒的事務。審查員向財政司司長提交了一份中期報告。在考慮過中期報告後,財政司司長認為出於公眾利益須將壹傳媒清盤,而決定向法院提交有關呈請。 資料來源